这次“时·空·国·史”的历史地图的教学竞赛是2016年11月深圳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的决赛,特别侧重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察,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的渗透。此次的地图教学竞赛的赛制非常新颖,从12地图任选3幅及以上,3个小时上课准备、15分钟的课堂呈现、10分钟的评委和学生点评、6位赛友的精彩呈现、带给我很大的思想触动,启发颇多,有醍醐灌顶之感。在个人的比赛过程中,有一些闪光点,但更多地是反思到了不足之处,也领悟到了今后教学的提升空间,非常感谢深圳市教科院搭建这样的一个比赛平台来引领个人专业成长的反思。
一、教学立意的选择
本次比赛我选择了三幅地图,分别是《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抗日战场初期形势(1937——1938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对应近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和1931——1945年的抗日战争。通过不同时空下两次中日战争的形势对比,反映出在民族危亡之际近代中国人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的教学主线。
二、优点
(一)历史地图的运用
1、在把握“左图右史、图文互证”的原则上,围绕两次中日战争中“近代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我精选了三段文字史料来分别进行印证,重点放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意识的觉醒”、抗日战争的“全民族抗战”特点、抗日战争胜利意义中对“民族精神”的振奋。
材料一: 甲午战争使日本军国主义者尝到了侵略战争的甜头,刺激了它向外扩张的贪欲,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为最后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王晓秋《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
材料二:《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那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1937年)9 月 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布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该《宣言》强调国共合作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前途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材料三: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在东亚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与此相对,日本不再是国际政治中的大国了,并且要在美国的占领和指导下重建经济。虽然老牌的欧洲殖民列强——英国、法国和荷兰——在战争中获胜,但昔日的威望却大大降低,因为这些国家在战时被日本赶出了在亚洲的殖民地,始于16世纪的欧洲在亚洲之殖民主义的时代终于走到了尽头。另一方面,美国凭借其在打败日本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崛起为最强大的太平洋国家。这一转折预示着亚洲国际关系发展中一个全新篇章的开始。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2、在解读历史地图中,注意图例说明,引导学生掌握“读图”的技巧和方法,由学生来解读地图,充分挖掘相关历史信息,并且对学生的相关错误解读结合史实进行了纠正。
(二)价值观的引领
在对近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理性分析后,铺垫《义勇军进行曲》的传唱、“南京大屠杀”和全民族抗战等感性材料,以近代中国人在民族危亡之际的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由学生谈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家国情怀、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珍爱和平等。
(三)师生互动的贯彻
在对三幅地图和相关文字史料的解读中,通过相关问题的设置,始终关注学生的思维参与度。
三、需要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一)认真审题,打破思维定势
这场“时·空·国·史”的赛制参考高考题第41题的命题思路,“以不同时期历史地图(至少3幅)为教学主线,要求呈现地图之间的“时空变化逻辑关系”,把握‘左图右史、图文互证’的基本原则,力求在时空地图中,寻找历史发展的轨迹。“这种要求体现了对历史地图的重视,要求教师突破常规课型,把握不同历史时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及演变趋势。
我在审题方面出现了偏差,侧重“左图右史、图文互证”的基本原则,对于以地图作为教学主线,呈现地图之间的“时空变化逻辑关系”的挖掘方面没有深刻地领悟,没有从不同的层面去深入研究所选的地图以及地图间的“时空变化逻辑关系”。其实这就是常规思维中侧重历史文字史料,没有充分利用历史地图来进行教学设计所呈现出的一种弊端。能够发现这个弊病,才能更好地启发我们在今后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地图,呈现时空变迁的直观形象与理性思辨的有机统一,引领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跳出思维定势,站在更高视野洞察历史发展规律或线索,如“站在月球上看地球”一样,换一种角度,换一种思路,这样才能认识更多元也更深刻。
(二)教学主线应进一步强化
改进思路:可以通过不同时空下两次中日战争的形势对比,强调民族意识如何强化,从“一个政府军队”的抗日到“整个民族”的抗日,这样更能体现出“时空变化逻辑关系”。也可以将教学立意设计为“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或“两次中日战争对东亚政治格局变动的影响”等。
(三)预设与生成的处理
1、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因为我补充了较多的史料,又要兼顾学生的参与,所以15分钟的教学安排显得较满。其实,课堂教学设计在确定教学立意与主线后,应尽可能地留白,充分预设学生的各种反应情况,这样才能生成更好的课堂,才能拥有更多的思想领悟。
2、在具体教学问题的应对方面,学生在归纳《抗日战场初期形势(1937——1938)》的抗战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的四大会战时,我要求学生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回答,学生不能准确描述。面对学生的知识性错误,如何将其转化为更好的教学契机呢?当时我选择了直接给学生纠错。但是针对这个错误可以追加提问:日本从1931年发动的“九一八事变”选择从东北入侵中国,为什么在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展开全面侵华战争后,选择进攻首先上海呢?上海的地理区位特点是什么?日本的意图何在呢?这样的问题设计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也更好地联系所学知识来解决疑惑。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我觉得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有更宽广的视野,需要不断地反思,需要聆听专家和学生的指点,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更新观念,实现“凤凰涅槃”,让历史课堂常上常新,拥有更浓的历史味,将课堂变成思维碰撞的磁场,激发出师生的相互欣赏、教学相长!